为人处世要清朗,不要假惺

孟子说过:“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一个人只有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别人,才会获得他人的尊重、理解和信任,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会不会欣赏别人是对自身品质的一种检验;学会欣赏别人,则是对自身品质的一种提升;对被欣赏者来说,欣赏是一种引导和激励。

 

我们每个人都是有自尊心的,总希望能够受到别人的欣赏与尊重,谁也不原意人们一见面就提让自己不愉快的事。所以,每个人都不喜欢别人触及自己的憾事、缺点、隐私或者使自己感到难堪的事,这也是人之常情。因此,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尊重别人,交谈时尽量不要涉及别人的短处,不然就会导致双方的不和,给人际交往带来麻烦。

 

人都有长处和短处,人都有一定可贵的东西,人都有他人帮助的需要。欣赏他人,就是学习他人,帮助他人,欣赏他人闪光的东西,使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不断得到充实和快乐。当你感受到真诚的时候你就会知道,其实真诚很可贵,也就会变得真诚起来。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天生都有很多值得欣赏的地方,很难用哪一个标准来衡量。但是不可否认,应明确欣赏是一种互补,是一种促进,也是一种和谐。欣赏多一点,矛盾和误解定会少一点,人与人的距离才会更近一点。欣赏是架起友谊的桥梁,愿你我都能学会真诚地欣赏别人。

 

每个人对于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都应该有一个自我设计。但这种设计应该是相对模糊的,是不完美的和有待修正的。人生就是如此,不完美才是真的,只要我们真诚地面对,虽然欣赏他人有点缺憾,但是人生照样精彩。学会真诚,这是为人根本。学会真诚地欣赏别人,就会养成一种积极的思维方式,这可以使你受用一生。不管什么时候,你都要真诚的态度面对,只有你真诚了,别人才可以愿意与你交往与你合作。

 

为人处世清凉不假惺,不要招摇欺骗。

 

为人处世清凉不假惺的底色是谦逊,而谦逊源于对生活的通透。在低调的人看来,没有什么值得炫耀,也没有什么可以一辈子仗恃,唯有平和、平淡、平静,才能抵达生命的至美之境。于是,他们放低自己,与世界恬淡地交流。

 

不假惺是一种意无狂、行无躁,吐纳恒常的生活态度。故意做出来的,不是低调,是低姿态;矫情装出来的,是假低首下心。真正的低调,是内在心性的真实呈现,无论身处闾巷还是庙堂,绝不改变。

 

真正有大智慧和大才华的人,必定是低调的。才华和智慧像悬在精神深处的皎洁明月,早已照彻了他们的心性。他们的眼神是慈祥的,脸色是和蔼的,腰身是谦恭的,心底是平和的,灵魂是宁静的。正所谓,大智慧大智若愚,大才华朴实无华。

 

做人不假惺是不要太招摇,不要有点小本事就拿出来显摆,做人不假惺做人,就是在为人处事时摆正自己的位置,低调点,谦虚点,该说则说,该做则做,友善和气,低调做人,要拒绝傲慢,谦虚待人,少说多做,体现的是一种成熟。

 

做人不假惺是智慧,过分张扬,卖弄,不管你多么优秀,都难免会遭到明枪暗箭的打击和攻击,才大不可气粗,居功不可自傲,这才是做人的根本。

 

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所以一个真正内心强大的人,并不是一个大张旗鼓的人,而是谦卑、低调的人。高声叫嚷的,是内心虚弱的人;招摇显摆的,是骄矜浅薄的人;上蹿下跳的,是奸邪阴险的人。

 

而那些急切地想掩饰什么的人,急迫地想夸耀什么,急躁地想篡取什么,于是,这个世界因他们而咋咋呼呼,而纷纷扰扰,而迷乱动荡,而乌烟瘴气。这些虚荣狂傲之辈,浅陋无知之徒,像风中止不住的幡,像水里摁不下的葫芦,他们是不容易沉静下来的。

 

为人处世清凉不假惺,不要抬高自己。

 

常言道:“人贵有自知之明”,把人的自知称之为“贵”,可见人是多么不容易自知;把自知称之为“明”,又可见自知是一个人智慧的体现。人都喜爱听好话、奉承话,不自知的人听到好话、奉承话,便会信以为真,飘飘然,觉得自己好伟大,他没有考虑在这些话的背后,说这话的人的目的是什么。好说己长便是短,自知己短便是长。

 

唐代的杜审言,是杜甫的祖父。唐中宗时做修文馆学士,为人恃才自傲,曾对人说:“我的文章那么好,应该让屈原、宋玉来做我的衙役,我的字足以让王羲之北面朝拜。”杜审言有些太自不量力了,所以被后世的人们所嘲笑。这样骄傲自夸只是显出了他的见识短浅,并没有人认为他的才能真的有那么大。

 

确实是这样。现代人最大的问题,就是骄矜之气盛行,千罪百恶都产生于骄傲自大。骄横自大的人,不肯屈就于人,不能忍让于人。做人的过于骄横,则不可能很好地与人和谐,必须是不居功自傲,能够自我约束,克制骄傲的产生。要常常考虑到自己的问题和错误,虚心地向他人请教学习。

 

我们知道,自知度愈高,求知欲愈强。学然后知不足,知然后更求知。掌握的东西越多,越感到自己学识的短浅。知无止境学无涯。人都是情感的动物,因此如何学会用理性控制情感--把情感装入理性之盒,就显得至关重要。成大事者是不会被情感左右的,因为他们牢记“和”字,力戒感情冲动。

 

做具有不抬高自己的人,往往做人做事从不张扬,既要开阔视野,博大胸怀,提升自身的人格修养,又有常怀一颗平常心,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对个人的名利、进退、荣辱,都要看得淡一些,超脱一些,像古人说的那样:“去留无意,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望天上云卷云舒”,得意时淡然,失意时坦然,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为人处世清凉不假惺,不要骄傲自大。

 

一个想真正有所作为的人,始终保持一颗不骄傲自大的心,就不要把功名利禄看得太重,而应抱着淡然一笑的态度。曾国藩曾在立下赫赫战功之际,马上给他的弟弟曾国荃寄去一封信,信中附了一首诗:“左列钟铭右读书,人间随处有乘除;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诗中告诫他的弟弟,千万不能因此而骄傲自大,越有功劳越得低头做人。

 

俗话说“满招损,谦受益”,才华出众而又喜欢自我夸耀的人,必然会招致他人的反感,暗中吃大亏而不自知。有锋芒也有魄力,在特定的场合显示一下自己的锋芒,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如果太过,不仅会刺伤别人,也会损伤自己。

 

得意时不要高兴得太早,否则失意马上就到。得意时要大智大勇,失意时要大智若愚。得意时,最容易失去的是真情,失意时最容易失去的是锐气;得意时你可能最看不清楚的是自己,失意时你最能看清楚的一定是自己;得意时别忘了友爱,失意时别忘了坚忍;得意时最不能伤害的是别人的一颗寂寞的心,

 

失败也莫生气,危机即转机,失败后面可能就是成功,遇到挫折时,要咬紧牙关,坚韧自强,逆境即将过去,雨过天晴,前程一片光明。失意时最不能伤害的是自己的一颗正直的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得意都应该有得意的豁达,失意都应该有失意的人格。

 

保持一颗不骄傲自大的心,人在征途上就能时刻前进。而有着骄傲、傲气或傲慢之类情绪的人,往往会满足于现在拥有的,不去探索,很难有进步。

 

一个不骄傲自大的人,善于克己自律,当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总是能够委屈自身,成全他人,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德,也是君子之道。不抬高自己的行为,体现了克己利人的精神,如果人人都懂得不抬高自己,做到谦虚谨慎,无疑能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为人处世清凉不假惺,不要忘恩负义。

 

做人不假惺的人是内心的光,它照亮了一个人的人生之路。没有从不见利忘义的人犹如在黑暗中行路,不辨方向,没有目标,随波逐流,活一辈子也只是浑浑噩噩。当然,一个人要真正确立起自己的从不见利忘义,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但需要独立思考,而且需要相当的阅历和比较。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改变从不见利忘义的事情也是经常发生的,不足为怪。在我看来,在从不见利忘义的问题上,真正重要的是要有真诚的态度。

 

所谓真诚,第一就是要认真,既不是无所谓,可有可无,也不是随大流,盲目相信;第二就是要诚实,决不自欺欺人。有了这种真诚的态度,即使你没有找到一种明确的思想形态作为你的信仰,你也可以算作一个有信仰的人了,因为你至少是在从不见利忘义着一种有真诚追求的人生境界。事实上,在一个普遍丧失甚至嘲侮从不见利忘义的时代,也许惟有在这些真诚的寻求者和迷惘者中才能找到真正有从不见利忘义的人呢。

 

做人不假惺的人,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命运,有人从不见利忘义信仰金钱,它就无端至上,以至于让金钱湮灭了人性,钱固然是好东西,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只是有人在这条道上越走越远了,枉自断送了卿卿性命。有人从不见利忘义信仰着上帝或是佛祖,不敢在世间轻留有悖于道德伦理的事,不敢轻吐一句亵渎神灵的言语,相信自己在来世的轮回里可以做一个高贵的人,他们的心灵慢慢的在苦难的生活里被升华了。


*内容来源:文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