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残联“媒体走基层”活动新闻通气会上获悉,“十四五”期间,新疆残联为残疾人就业增收开辟多元路径,全区新增残疾人就业4.7万人。
新疆残联教育就业部部长钱涛介绍,自治区残联积极探索帮扶残疾人就业增收的特色路径,创新“残联搭台+产业赋能”模式,开拓新兴就业领域,以产业助残为核心,推动残疾人融入数字经济和生活服务业。
“十四五”期间,自治区残联与新疆圆通速递合作,实施的“圆梦家园”计划到2028年在全区开设100个驿站,通过植入“快递+商贸”业态,让残疾人实现家门口就业或居家灵活就业。同时探索“互联网+就业创业”新形态,组织残疾人参与电商直播、旅游民宿等业态。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扶持的“马途民俗文化旅游专业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基地+残疾人”模式,发展观光马队、文艺表演等,直接带动残疾人增收。霍城县“晃晃村”马志兰的“溪桥雅居民宿”、伊宁市六星街王树容的民宿已经成为“网红”打卡点。据统计,仅伊犁州已有400余名残疾人通过旅游业实现稳定就业,年人均增收达1.8万元。
同时以就业赋能,激活“造血能力”。在自治区残联主导的“梦想启航”项目与“美丽工坊”深度合作下,聚焦非遗文化传承与残障就业需求,开展皮雕技艺、掐丝珐琅、毛线钩织三大非遗培训。截至目前,已有30余名残障人士掌握一技之长,其中15人实现稳定就业,月收入超3000元,8人通过线上开店实现居家创业。
钱涛表示,将深化实施多项具体行动,以确保残疾人就业培训提质增效。在培训方面,推动特殊教育学校增设职教部(班),为广大残疾人提供专业化、系统化的技能课程;大力开展农村困难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项目,聚焦农业、电商等本地需求领域。举办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以提升培训质量和残疾人的职业技能竞争力。鼓励企业积极履行责任,将企业安排残疾人就业情况纳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另一方面,支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依托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梦想起航”项目,募集资金支持创业;并通过开展“爱心助残义卖”等公益活动,搭建社会公众支持残疾人就业的平台。
内容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咨询电话
400-699-7800
咨询邮箱
news@blueseahr.cn
客服质量反馈邮箱
bs-qc@blueseahr.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