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假期刚过,三湘大地已然掀起一场如火如荼的人才争夺战。湖南各职能部门多措并举,广纳贤才,为湖南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科研高地崛起,基金助力发展
2月12日,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与湖南省人民政府联合资助项目启动会在长沙举行。
博士后基金湖南联合资助是国家专门为湖南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设立的科研基金,由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与湖南省人民政府联合资助。根据联合资助协议,双方将瞄准国家及湖南省重大战略、战略性高新技术和基础科学前沿领域,每年遴选一定数量应届或新近毕业的海内外优秀博士,进入湖南省高水平博士后设站单位,在自然科学领域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培养更多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并给予每人18万元专项资助,2025年资助人数为30人。
“湖南是国家首批实施博士后制度地区之一,近年来通过强化博士后站点建设,形成英才荟聚的生动局面。”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省在站博士后2874人,累计招收8012人,出站在湘博士后4人成长为两院院士,114人入选万人领军、长江学者等国家级人才工程,379人入选湖南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芙蓉学者等省级人才工程。
近五年,全省博士后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项目2998个、省部级课题项目2932个,获发明专利2855个、实用新型专利1104个,发表高水平论文10893篇。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高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与企业组成协同创新联合体,助力企业研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推动高校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目前,154家企业博士后站与湖南“4×4”现代化产业体系布局紧密契合,占比达82.8%。
出台措施招揽海内外青年人才
近日,中共湖南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发布《关于加快吸引集聚青年人才留湘来湘 推进年轻人友好省份建设的若干措施》,从加大青年人才留湘来湘政策支持等5个方面,部署18项具体工作措施,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支持,持续吸引青年人才来湘留湘发展。
根据《措施》,在加大青年人才留湘来湘政策支持方面,将强化“湘才留湘”支持举措,加大“优才来湘”招引力度,探索“湘才回湘”绿色通道,实施“才聚潇湘”实习实践活动,强化留湘来湘待遇保障。在扩大青年人才留湘来湘岗位供给方面,将实施“市场主体聚才”行动、“公共岗位引才”行动、“创业带动就业”行动和“基层一线育才”行动。在完善吸引集聚青年人才工作机制方面,将建立供需对接归集机制,拓宽招才引智渠道。在改进高层次青年人才引进培养工作方面,将实施高层次青年人才招引专项,扩大人才计划支持比例,加大国际人才引进力度,创新联合引才方式。在优化青年人才发展生态方面,将建立健全结对培优制度,完善服务保障机制,推进年轻人友好城市建设。
《措施》要求各级党委(党组)要落实党管人才原则,把吸引集聚青年人才摆在重要位置,充分运用财政和金融政策“工具箱”,整合优化现有对青年人才的各类支持政策,完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要探索开展青年人才发展指数评价,定期发布指数榜单,分析各地各单位存在的短板和问题,精准指导改进工作,持续提升对青年人才的吸引力和友好度,切实把湖南建设成为对年轻人友好的省份。
内容来源:中工网

咨询电话
400-699-7800
咨询邮箱
news@blueseahr.cn
客服质量反馈邮箱
bs-qc@blueseahr.cn